四川农业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原料特性、加工贮藏性能、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及其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的综合性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交叉融合。
本学科源自1987年畜产品加工专业,1994年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00年获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4人。
学科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坚持科技创新与高水平人才培养,聚焦食品产业问题,面向食品营养健康领域前沿,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注重产学研结合,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培养目标
1. 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员应较好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
3. 熟悉我国相关行业的现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拥有应用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产业问题的能力。
4.毕业后能成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等从事基础性教学、科研、工程、产品开发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学科与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研究内容 |
招生单位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 |
围绕引领食品产业发展的前沿科学理论问题,重点研究“川字号”特色食品原料的理化特性以及原料组分与品质、风味和环境之间的互作关系,解析活性组分的构效关系以及品质和风味形成机理。 |
食品学院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
围绕“川字号”特色农产品贮藏加工理论与技术问题,重点研究生鲜农产品品质劣变机理与控制、贮运销过程数字化监测、功能性包装材料研制、多元高值化加工利用等。 |
||
食品安全 |
围绕“川字号”农产品及加工过程中有害物生成,重点研究发酵肉制品、调味品、泡菜加工过程中腐败和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快速检测和减除方法,建立特色川味食品安全防控技术。 |
||
食品营养 |
围绕食品原料营养品质调控、营养化加工、营养与健康三个方面,重点研究食品品质的营养调控,营养组分在加工过程中的演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代谢的调控,开发特色川味食品营养加工技术,研制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
四、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 注 |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1 |
政治 教研组 |
|
英语 English |
3 |
1 |
英语 教研组 |
|
||
基础课 |
高级食品化学 Advanced Food Chemistry |
2 |
1 |
张 清 邬应龙 王彩霞 |
|
|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
2 |
1 |
刘书亮 韩国全 |
|
||
现代食品营养学 Modern Food Nutrition |
2 |
1 |
方正锋 陈 洪 刘韫滔 胡 滨 |
|
||
必修课 |
专业课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 Progres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 |
2 |
秦 文 叶劲松 颜 静 |
|
食品安全专题 Progress in Food Safety |
2 |
2 |
李 诚 刘爱平 胡 滨 曾 珍 |
|
||
食品加工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Food Processing |
2 |
2 |
杨 勇 陈安均 刘兴艳 李建龙 |
|
||
选 修 课 |
公共 选修课 |
哲学智慧的人文关怀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Humane Care |
2 |
2 |
潘 坤 |
|
科技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 |
1 |
谭 静 张永红 |
|
||
知识产权与论文写作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
2 |
2 |
周 曼 李姗姗 |
|
||
专业 选修课 |
食品包装与物流工程 Engineering of Food Logistics and Packaging |
2 |
1 |
刘耀文 林德荣 申光辉 |
|
|
技术与产品研发案例 Technology and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ses |
2 |
2 |
何 利 赵 宁 |
|
||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进展 Progress on New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
2 |
2 |
陈姝娟 罗擎英 |
|
||
跨学科 选修课 |
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它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 |
五、毕业授位要求
(一)学分与成绩
最短修业年限 |
最长修业年限 |
毕业学分 |
必修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及格成绩标准 |
2.5 |
5 |
30 |
18 |
12 |
60 |
(二)学位论文应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1. 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某一领域相关方面的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问题。学位论文研究应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或者具有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潜力;
(2)学位论文必须遵照《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有关要求撰写。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学位论文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
(3)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学位论文工作须有一定的技术深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学位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
2. 毕业要求
学位论文符合上述基本要求,且按学校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3. 授位要求
学位论文达到上述基本要求和毕业要求,且符合下列要求:
(1)通过终稿审查,且按期上传研究生管理系统;
(2)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3)按培养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求提交、归档;
(4)不存在学术不端、作伪造假等行为。
4. 创新成果授位要求
已满学制年限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以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正式发表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2)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学生为第二发明人,四川农业大学为申请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或国家发明专利1件;
(3)参与省级及以上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物理排序前三),竞赛主要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及专业相关创新创业大赛等;
(4)特殊情况下,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的其他学术成果。